4月初,各高校小语种专业将陆续开始宣讲。对语言感兴趣的“准毕业生”们,可以抓住这段时间,搜集各学校小语种的招生信息和备考经验,为高考做好准备。
□考生经验
口头作文有口诀
★北外德语系大三学生陈汉琪
对于即将参加小语种考试的考生来说,心里“没底儿”不是因为考题难,而是在于不知道考试方向。陈汉琪回忆称,自己当年考试的内容是考生阅读一篇指定英文文章后,考官提问。在中文考查方面,会给一篇哲理性的文章或是寓言故事,让考生谈一下感想。这两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高中所学外语的口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考生不用过多准备。如果非要准备的话,陈汉琪建议,可以突击一下口头作文。陈汉琪说,不少考生到了考场一紧张容易“张不开嘴”,其实是他们想得过于复杂,不知如何“下口”。陈汉琪总结说,“口头作文有个口诀叫‘总分总,10句话’,即先说一句总述观点的话,接着分3个方向,每个方向各说两三句,再总结一下就搞定了!”
他建议考生可以先找一下前两年的题目,找个亲朋好友按着这个方法演练一下,到考场就不会害怕了。他介绍,对于小语种发言模仿环节,要求模仿的语言是随机的,与报考的小语种专业无关,模仿内容也不难,从两个音节单词开始,然后逐渐加长,最多也就是几个音节,考生不必担心。
经过3年的学习,陈汉琪发现,德语最难的“坎儿”还在词法和语法。当初因为喜欢才选定德语系的他,知道德语难学,早早就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没想到刚上大一就被折磨得不轻。除了发音与中文、英文都不同,需要重新适应外,词法和语法也一度让他头痛。“德语词法分阳性、阴性和中性,这些从词面上看不出来,必须死记硬背”,陈汉琪一边回忆一边吐苦水,“而且语法也比英文复杂,人称一变,动词都要跟着变,不像英语只有‘他’需要动词加‘s’,‘你、我’,都不需要变动词。”
对于就业,陈汉琪希望进入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外企公司,“外企发展空间比较大,不像在国企需要拼年头,而且专业也不会荒废掉。”
选语种要下工夫
★北外豪萨语系大四学生刘少杰
作为小语种中的小语种,豪萨语名副其实。当初选择这个有些“另类”的语言,刘少杰并没有过多考虑,“当时听说北外不错,学小语种也很有前途,就报考了”。经过4年的学习,刘少杰认为,从学习难度来说,这门语言还是相对简单的。“豪萨语只有四五种时态,相对于英语有十几种时态来说,简单很多。而且,豪萨语的单词也比较短小精悍,大多数的单词都由四五个字母组成,极少出现长的单词,容易记住。”他介绍说。从发音来说,虽然豪萨语的音调稍显复杂,分为升调、降调、滑调和平调,但与汉语的四声有些类似,所以学起来并不陌生。
相对于学业上的轻松,豪萨语在就业方面就没那么省力了。刘少杰介绍,要想找个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去应聘一些与非洲有贸易合作或者工程类项目的国企或者大型民企,比如三一重工这样的企业。而且,由于专业的关系,大多都会外派到非洲工作。他说,“在大三的时候,北外组织我们去过尼日利亚进行几个月的实习交流,当时一些当地的企业就有意愿聘用我,所以想走这条路的学生还有不错的就业前景,只是我更希望留在国内发展。”如果想在国内工作,想找个与专业对口岗位比较难,刘少杰透露,他们班有一半同学都选择了与专业脱离的工作,只有1/3的人就业于专业对口,其他则选择出国或读研。
刘少杰建议,正在准备小语种考试的考生,不要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考试内容的准备上,而忽略了对语种的选择。他认为,只要英语“底子”还可以的考生,看看历年的试题,问题都不大。多花些工夫了解一下各个语种的就业前景才是必不可少的备考功课。
选语种要考察国家
★北外阿尔巴尼亚语2008届毕业生王娴雅
阿尔巴尼亚语是四年一招的小语种,王娴雅虽然已经毕业近四年,但也是北外这个专业最近的一批毕业生。回忆起刚刚入学时,她承认当时其实对这个语种的了解并不多,主要是冲着北外的招牌。“当时北外带着语种来中学招考,而到我们学校只有阿语。”就这样,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对象国,王娴雅就进入该专业学习。
由于四年一招,王娴雅在大学期间,本科没有师兄师姐,也没有师弟师妹,整个专业就他们一个班22个人,“小语种可以说是精英教育,学生人数少,能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投入成本也大。”在校期间,他们有机会到对象国学习两个学期,提高了语言水平,对阿尔巴尼亚也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次经历有助于你决定毕业后是否要从事小语种的相关工作,还是选择和语种无关的工作,了解语种的就业前景和市场。”王娴雅就是看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阿尔巴尼亚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很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进入阿尔巴尼亚,所以她认为虽然对象国起点低,但稳定的内部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如果今后不想从事对口工作,可以在大学期间,利用北外的资源,学习第二学位或者二外,扩宽就业渠道。
过去,北外小语种的就业主要去外交部等部委。王娴雅介绍,目前这个渠道的用人需求其实有所减少,部委现在更倾向于招聘大语种人员,然后让其去小语种国家学习当地语言,或者是通过借调的办法解决临时需要。但另一方面,企业用人的需求在增加,一些跨国企业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小语种人才。
至于选择哪个行业就业,王娴雅认为,这要看个人选择。她说,北外的同学间曾经比较过两种就业方向今后的发展。从收入来看,起点收入接近,但几年后,由于部委和事业单位按照职称级别拿工资,收入增长不如企业大;但从工作压力来看,企业的工作会更辛苦。
对于即将要报考小语种的考生,作为过来人的王娴雅建议,要考察对象国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的经贸文化往来是否频繁,频繁就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一个国家政局不稳,发展停滞,就业选择的范围就会更狭窄。
>>备注
豪萨语属于乍得语系,是非洲最重要的三大语言之一,另外两大语言是北非的阿拉伯语和东非的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是亚非语系的一个语种,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在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南部、乍得湖沿岸、喀麦隆北部、加纳北部以及非洲萨丽那地带的西非其他国家被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能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约有5000万。
□北京外国语大学
招生规模缩小就业整体形势向好
今年减招12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在北京的小语种招生,共17个语种,招收80人。由于比去年减少1个语种,招生计划也相应减少12人。今年是四年来招生规模最小的一年。
北外招办主任许晔解释,语种的减少是因为部分语种两年招生一次,或者四年招生一次。而招生规模的减少主要是考虑到部分小语种的就业面比较狭窄,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略减了招生规模,记者注意到欧洲较小国家语种一般只招收2人,而亚非学院的5个小语种只招收1-2人。
许晔表示,由于小语种是增加一种录取可能的选择,不存在风险性,所以每年报考的学生人数比较固定,大约在1000到1200人之间,和学校的招生计划多少关系并不大。热门专业的报录比达到300:4,几乎是百里挑一,但其他偏冷门的语种录取分数要低得多。
入学后不能转专业
由于小语种培养的特殊性,考生一定要谨慎选择语种,因为一旦入学后,不能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语种而更换语种。另外,小语种的录取方式和统招不同,是按照专业优先而不是分数优先,所以很可能由于填报了热门语种,高分反而未被录取。
但小语种考生可以在考试结束考分出来前有一次反悔机会。如果考生自我感觉考试发挥不错,想去其他学校和专业,6月14-15日工作时间到北外招生办填写书面退出申请,逾期不予办理。但是,一旦申请取消录取,不能再反悔,需要依旧参加小语种录取。据统计,往年大约有100多名学生反悔。
就业部委国企居多
目前北外总体的就业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涉外机构及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教育、科研等部门。
根据北外就业指导中心这几年对于北外全体本科生的就业去向统计,大部分本科生直接就业。其中,超过三成的毕业生去了国家部委,去国企的比例在1/4左右。并且,去国家事业单位和外企就业的比例也在增加。
由于外语类专业就业形势与国际形势关系紧密,学校为了拓宽小语种学生的就业途径,入学后学校还要求所有学生学习第二外语。
#p#分页标题#e#
>>相关消息
开放日将有统一宣讲
北外将在4月7日上午举办开放日,并同时进行小语种面试。许晔介绍,当天8点到11点半,学校招生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会在东院林荫道进行招生咨询。由各招生院系组成咨询队伍为考生及家长解答相关学科、专业、在校培养等问题;由招生办公室及其他职能部门向考生及家长解答有关招生政策、培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8点半到9点半期间,学校还会在东院电教礼堂举行集中的招生政策宣讲答疑。许晔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在开放日多了解往年的招考分数,今年的计划和录取规则等情况。
他提醒考生,开放日不只针对小语种考生,也包括统招考生,并会在当天宣布统招批次在北京的招生具体计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小语种计划招生82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今年8个小语种专业共招生82人,比去年减少2人,其中,男生招收49人,比去年增招2人,女生招33人,比去年减少4人。同时,今年的招生专业有微调,隔年招生的意大利语专业将替代葡萄牙语专业,在京招生4人。
意大利语替代葡萄牙语
二外今年提前招生专业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和意大利语。各专业均文理兼招,中学所学语种不限。同时,今年的招生专业有微调,隔年招生的意大利语专业将替代葡萄牙语专业,在京招生4人。日语专业在北京第一批招生录取中仍有部分计划。
全部采用网上报名
今年二外报名和缴费依旧全部在网上进行,考生可于今年3月21日—3月31日登录学校网站“招生网”中的网上报名登录进行报名及缴费,并自行打印《考生报名表》。二外招生就业处古处长提醒考生,每人限报一个专业,14位高考考生号务必填写正确。
□备考心态
面试能力不靠突击
★北京五中高三文科生王雅玥
作为一名文科生,王雅玥对语言类和新闻类的专业比较感兴趣,所以小语种考试是必须要参加的。对小语种萌生好感是源于一名考入北外的学姐,“学姐学的是克罗地亚语,她说在大学期间因为语言优势,交了不少外国朋友,还给他们当导游,而且还有很多做翻译的实践机会。”王雅玥认为,学一门小语种就多一种与其他国家的人沟通的能力,是件有益并且有趣的事。由于平时对小语种接触不多,她提前打探了一下各语种的“虚实”,“据说西班牙语就业不错,但属于热门专业不太好考”。保守起见,王雅玥将目标锁定在北外四年一招的小语种专业上,“比如丹麦语和克罗地亚语今年都有招生,我准备试试看!”她说。
对于英语处于班级中上等水平的王雅玥来说,小语种考试对她压力不大。她说,“只要把招生简章看清楚,了解考试内容和考查考生哪方面的能力,再把前两年的考题看看,心里有个底就行了。不需要过多准备,毕竟考试考的是能力,是突击不来的。”
□北京语言大学
意大利语转入提前批
招生计划维持稳定
过去三年,北京语言大学的招生计划都比较稳定,招收包括德语等7个语种在内的35名学生。今年,北语减少了意大利语的招生,保留了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朝鲜语(韩国语方向)和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招生,每个语种招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2人。
北语招办负责人李老师介绍,意大利语今年不在小语种批次招生,而是转入提前批招生。这是由于意大利语的培养模式有变,将以合作办学的模式,整班出国交流,学费会比普通专业学费略贵,开始调整到提前批次,与考生签订协议。
从往年的报考情况看,西班牙语、法语、德语这些欧洲语系竞争比较激烈,而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这些亚洲语系相对比较冷门。李老师建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报考。另外,李老师提醒,北京语言大学小语种专业不允许入学后更换专业。
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在小语种招生上使用了网络报名,考生可通过网上报名交费。网上报名只是参加面试,选择意向专业,考生需要在4月7日上午参加考试。面试当天也是北语的校园开放日,考生家长可以和各个语种的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随后,考生可通过网络更改志愿专业。北语负责人强调,该校招收的高中毕业生中学外语语种应为英语,文理科、应往届学生不限。报考北语的考生不得报考其他学校的小语种提前招生,每个考生只允许填报一个专业。
面试合格标准为4分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负责人介绍,面试满分为5分,北语的合格标准是4分,除了口语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气质、谈吐等。该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将“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作为报考条件写入招生简章,就是因为语言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领域对这个条件有所要求。该负责人称,考生不需要提前准备,面试时只有一篇文章阅读和考官提问,没有语音
模仿,也不考查对象国知识。她表示,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考生可以通过面试考核,但如果精神状态不好、紧张,以及形象严重缺陷,都会影响到评分。
招生不分文理科
和北外不同,北语的小语种招生只有男女比例限制,没有文理科要求。录取时,按高考总分排队,原则上按照总分顺序予以录取,同等分数条件下,英语笔试、口试成绩高者优先;分专业、分男女、分文理排队,各语种之间原则上不做调剂。
欧洲语系出国多
据介绍,小语种的就业比例一般在95%以上。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由于就业热门,会直接就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的比例比较少。并且,就读欧洲语系的学生,出国的比例比较高,这也是欧洲语系比较热门的一个原因。
李老师说,现在小语种的学生基本不存在无法就业的问题,但就业率也达不到百分百。因为现在考研还是一股热潮,一些学生想先考研究生,如果考不上再去找工作,或者想等一年再考,或者有些学生不愿意去京外就业等。如今跨国企业是小语种专业主要的就业对象,另外还有两成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根据统计,相比较而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几年的用人需求量比较大。